当前位置: 华体会最新官方 | 研究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举办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月系列活动 之“跟着作者学论文”-绪可望教授讲座

时间:2023-10-24 作者: 文章来源: 浏览量:

      2023年10月20日下午,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在外语楼6楼开展“跟着作者学论文”讲座。此次讲座邀请绪可望教授对其在双核心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发表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认知语言学社会文化与功能转向理论问题探索》进行讲解。讲座由姜峰副院长主持,2022级及2023级同学参加。

      绪可望教授从“认知语言学社会文化及功能转向理论问题探索”角度进行细述,主要从“问题的提出、社会文化要素与人类心智的二元划分、社会文化要素与语言符号系统的二元划分、认知语言学社会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融合以及总结”这六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绪教授对认知语言学社会文化和功能转向可能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厘清和探索,聚焦于对语言本体进行的研究和对语言、文化间性的研究,在概念和概念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认知语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二元划分的理论假设。其中,“语言知识”是指静态的、潜存于人们长时记忆中的有关语言的知识网络,“语言运用”是指动态的、具体的话语交际。从二者关系来看,“语言知识”是“话语”交际的积累和沉淀,话语交际的社会文化属性决定了语言知识的社会文化性。

      其次,绪可望教授指出,目前大部分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都可归入静态的语言知识研究。动态的语言研究应该是认知、社会文化和语用功能相融合的话语研究。在已有的认知语言学成果中,关联理论和概念融合理论属于较为典型的动态研究理论,代表了认知语言学未来研究的潮流和方向。

      最后绪可望教授做出总结: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将已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的功能分析不失为一种融合研究的捷径。未来的“认知—功能语言学”或“功能—认知语言学”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入手,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认知模型理论、视角理论及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等理论去分析话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提问,与绪可望教授共同探讨语言学各领域的相关问题,将讲座推向了高潮。

      此次讲座强调了社会文化、认知和语言之间的综合关系,帮助同学们清晰地了解了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存在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升了同学们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培养了更广泛的思维和沟通功能,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并提供更丰富的跨学科视角。

撰稿人:李先惠 吕佳璇 周师宇

审稿人:闫泳竹 王爽